岱庙里的石碑

信息来源: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5-12-18       作者:陈清正

说完了岱庙里的树,不得不提在岱庙里随处可见的石碑了。

在岱庙中最古老的石碑,当属秦朝的一块记事碑,石碑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。那里边记录着秦始皇到泰山封禅的过程,碑文是当朝丞相李斯亲手提写,字体为篆体,碑体已经不完整了,仅存了32个字,文物工作者们为了保护这一绝品文物,已经将其镶嵌在一块玻璃的后面,在秦碑的下面,是清朝道光和宣统两位皇帝分别用隶书和楷书题写的碑文,优美的字体不仅讲述了秦碑失而复得的经过,也体现了清朝时期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以及保护的程度,同时也彰显了汉字书法的演变过程。

而最大的石碑,就是“宣和碑”了,碑高9.25米,宽2.1米,重达四万余斤。这是宋宣和年间,为了纪念重修岱庙而立的。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谕旨,要求这个碑必须是岱庙中最大的,无论是高度、厚度或重量,都要超过岱庙中所有的石碑,并且,给泰安的知县规定了石碑的规格和竣工的时间。

泰安的知县接到圣旨就开始做准备工作,挑选了最好的石匠作为碑刻的工匠,可是,就是选不到合适的石料,去哪里可以弄到这么巨大的、完整的石料呢?这可急坏了知县,他整天的愁眉不展,日不想进餐,夜不能熟寐。

眼看工期就要到了,忽然,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,梦中有一个硕大的乌龟爬到他的身边,对他说,“我有办法,为你找到石料”。知县闻听,也顾不得害怕了,于是就说“本县愿听指教”。乌龟说:“我有个条件,你必须答应我,我才会告诉你的”。都到了火烧眉毛的紧要关头了,知县已经顾不上许多了,于是就问乌龟:“你说,什么条件”?乌龟接着就对知县说:“皇上是真龙天子,你得让皇上恩准我重见天日”。

原来,在很久以前这只乌龟是东海里的一只成精的乌龟,当年唐僧带领着他的徒弟们去西天取经的时候,这只乌龟曾经请求他们向天界申请让其成仙,被唐僧当即拒绝。故此,乌龟精怀恨在心,当唐僧他们从西天取经归来经过大海的时候,乌龟精就兴风作浪,险些将师徒四人的乘船弄翻。乌龟精当即被孙悟空捉住,然后孙悟空就用金箍棒将泰山撬起了一个角,把乌龟精压在了泰山的下面,让它永不翻身。

知县听完了乌龟精的讲述,没有来得及思考,就答应了乌龟精的请求。乌龟精告诉他,在大汶河的某个地方就有一块合乎规格的硕大的石料。

知县醒来却是一场梦!

事已至此,有病乱投医吧,于是他立即派人去寻找,到了那个地方还真的找到了那块石料,知县听了真是喜出望外啊。

可是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办啊。他没有理由把乌龟精请求出世的事情禀报皇上,就是告诉了皇上,皇上也未必相信,弄不好还会弄一个欺君之罪掉了脑袋。于是他苦思冥想,想出了一个龟驮碑的办法,就是找一块大的石料,凿一个乌龟,让石碑立在乌龟的后背上,这样,既增加了石碑的高度,使石碑更加雄伟壮观,也兑现了知县对乌龟精的许诺,维护了自己讲究诚信的做人风格。

因为乌龟是长寿的象征,又具有负重的能力,这样更可彰显石碑永立世间,千秋永存的深刻意义。宋徽宗听了知县的想法是大加赞赏,欣然提笔书写了“万代瞻仰”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,刻在了石碑上,从此一座硕大无朋的石碑就傲然屹立在岱庙里了。

据讲,龟驮碑就是在宋代兴起的,到了明朝,驮石碑的就不再是乌龟了,而是赑屃了,不过,大家仍然习惯的称之为“龟驮碑”。赑屃是龙的儿子,我们现在去南京明太祖墓所看到的碑座,都是赑屃。尽管赑屃与乌龟长得很像,但在牙齿以及鳞片上还是有区别的。在历史传说中,赑屃的负重能力更强,它曾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中兴风作浪,继而发生巨大水灾,后被大禹制服了,之后它便开山凿洞,疏通河道,为治理水患做出了贡献。

岱庙里石碑上的文字,有真龙天子的御笔,有文豪大家的墨迹,也有平民百姓的杰作。有一座石碑上刻有“第一山”三个字,据说,这三个字并非出自一人之手,上边的“第一”两字,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写,而下面的“山”字则是后人补上去的。

米芾写完了“第一”碑,立在那里,很多人看了觉得碑文不够完整,在布局上也稍显欠缺,文人们觉得假如再加一个“山”字,就显得更加完整了。

因此政府就成立了专门的机构,广招天下名士,征集这个“山”字,书法家们纷纷应招,前来试笔,而写出的“山”字,和米芾的字体尚有差距。这时,有一个茶馆儿的店小二听说以后,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,找到了征集部门。征集部门的人看他穿一件带着补丁的短衫,肩搭一块擦桌子的抹布,很是瞧不起他,于是轻慢的对他说,“你就写一个字试试吧”,这个店小二,看了米芾的字以后,没有找到合适的毛笔,就把肩上的抹布取了下来,蘸足了墨汁,在宣纸上抹出了一个“山”字。众人看了为之一振,惊叹不已,此“山”字,苍劲有力,虽不是米芾亲笔所写,但是足能以假乱真,完全符合米芾的书法风格,随被选中,刻于碑上。所以,现在我们看到的“第一山”的“山”字,就出自这位无名的平民百姓之手。这个故事,体现了当时位于齐鲁大地上的泰安县有着丰厚的群众文化基础,也验证了“高手就在民间”这句话。

转自:http://www.cc.ccoo.cn/zhty1/newsshow.asp?id=65096&nid=1286256


Copyright 2010 daimiao.cn. All rights reserver. 备案号:鲁ICP备10209964号

泰山岱庙版权所有 地址: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电话:0538-8261038

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212号

您是第 位访客

泰山景区官方售票渠道 美团・购票
泰山岱庙微信公众号
岱庙云守护